亞伯蘭出於愛心,在神的幫助下,把羅得救了回來,可惜救回來後,羅得依然不願離開所多瑪,繼續待在那裏。十多年後,所多瑪及附近的城市,因為罪惡滔天,神想將它們毀滅,派了兩個天使打扮成人的樣式去測試,結果證實他們果然惡性重大,看到陌生人長得漂亮,就想集體對人非禮。
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,祂記念亞伯拉罕,打發天使將羅得從傾覆中救出來,天使原想將他的親友一起帶出來,可惜他們不相信,神真的能把所多瑪毀掉,不願離開。天使催逼他們出城,他們卻遲延不走,最後天使勉強拉著他們的手,才把他們領出城外。領出來後對他們說:逃命吧!不可回頭看,也不可在平原站住。要往山上逃跑,免得你被剿滅。(創十九17)
這段話有它內在的涵義,世人或軟弱的信徒,習慣待在污穢,即將被滅的世界,雖然勸他們要離開,可是他們不願意,神勉強用方法讓他們脫離,也許是病痛,也許是無法解決的難題,就像天使硬拉著他們離開。當他們歸入耶穌,清醒後,祂要人自己走,不再干涉人的決定。走天路的原則就是,逃命吧──要以逃命的心情努力奔跑,不可回頭看──不可對世界戀戀不忘,不可在平原站住──不可懶惰不追求長進,要往山上逃跑──要爬屬靈高山。今天許多信徒缺少逃命的精神,一直回頭看,信了許久還是原地踏步,難逃被剿滅的命運。
原本天使要羅得跑到山上去,羅得說他老了跑不動,要求跑到附近的小城-瑣珥,天使勉強答應他,他到那邊,過一段時間後,發現那裏風氣也是不好,怕神再來毀滅,後來就搬到山上去。他第一次被擄後,回到所多瑪,以為事情已過,就不在意,繼續待在那裏。當神降火毀掉所多瑪後,他嚇到了,才知道神對罪惡世界的厭惡,我們要早點離開所多瑪,不要自認為可出淤泥而不染,繼續待在裡面,免得連帶被毀掉。不只這樣,不良的場所也要離遠一點,免得縱慾狂歡後,就是慘不忍睹的結局。
亞伯拉罕一生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,因為不是本文的主題,所以沒提起,我們特別強調羅得,因為今天有不少人,跟隨他的腳蹤,如果不趁早修正,後果不太樂觀。羅得本質上並不差,當天使到所多瑪時,他熱心接待他們,而且保護他們,在罪惡的城市待了十多年,還沒被同化,已經不簡單了,很多信徒都還比不上他。他的缺點是過度注重物質享受,與世界走太近,無法清心寡慾,刻苦耐勞,過專心愛神的日子,這也是今天許多信徒的缺點,如果這方面好好改進,最後就不至於那麼狼狽,而能豐豐富富進天堂。(結束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