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

亞伯拉罕與羅得-3




        「亞伯蘭住在迦南地,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,漸漸挪移帳棚,直到所多瑪。」(12)亞伯蘭住在比較貧乏的地方,過較辛苦的日子;羅得住在較富庶的地方,日子較好過,越來越嚮往舒適的日子,最後乾脆住進所多瑪去了。他們是兩類信徒的代表,一類靈性比較好,常親近神,(他每到一個地方,常先築壇獻祭),不注重物質享受,過簡樸的日子,不喜歡與人計較。
一類靈性比較軟弱,信仰是受人帶領,自己沒根基,不常親近神,注重物質享受,無法忍受刻苦的日子,當他與靈性好的信徒在一起時,還守得住真理,當身邊沒人提醒他,就慢慢墮落了。靈性的墮落,常是一步步往世界靠近,眼看著沒出甚麼問題,最後就大方的與世界同流合污了;就像這裡羅得漸漸挪移帳棚,最後進入所多瑪。在曠野逐水草而居,枯燥無味;在所多瑪吃喝玩樂方便多了。
        「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。」(13)在繁華富庶,權力財富集中的地方,往往是罪惡的淵藪,各種詭計、虛偽、謊言、淫亂在那裡橫行。世界各大城市,國家各重要部門,世界各學術中心,影視產業,人人羨慕的地方,正是所多瑪的化身。當人一步步向那裡靠近,就一步步往死亡前進,在那種地方待久了,會失去純真的人性。
        「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,耶和華對亞伯蘭說:從你所在的地方,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;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,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,直到永遠。」(14, 15)神真慷慨送他這麼大的禮物,一個是一時得到,永遠失去;一個是一時失去,永遠得到,但他在世時,並沒得到,而是後來子孫才得到。認真追求真理的人也一樣,失去今生,但將來有極大的福氣;追求享樂的人,一時得到,將來卻是永遠的痛苦,只是人未必有這種眼光,一般人只在乎眼前,完全不考慮將來。
        「溫柔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。」(太五5)越有肚量,越能忍讓的,越蒙神的賜福;搶得越兇,越使用詭計的,結局都很不好。
        住在繁華的地方,不像人所想的那麼美好,那裏競爭激烈,充滿戰爭,時刻提心吊膽,一不小心就屍骨無存。創世記十四章記載,四王與五王的戰爭,在繁華的地方為了爭權奪利,彼此互相勾結,互相廝殺,各懷鬼胎這是免不了的。羅得所處的所多瑪打了敗仗,一切被搶劫一空,羅得也被抓去做奴隸。同樣的,信徒如果迷失在世界裡,沾染許多污穢,屬靈的財產會被搶劫一空,成為罪的奴隸。(待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