屬靈的爭戰有輕有重,有時戰況激烈,似乎一切生路都沒了,就像掉進漆黑的深谷,被毒蛇猛獸咬到都無法防範,動彈不得,魔鬼又在四面飛翔,發出恐怖的笑聲,不斷的威脅恐嚇。
每個進得了天堂的,幾乎都免不了走過死蔭幽谷,希西家王也一樣,他是個好王,他父親亞哈斯作了許多違背神的事,讓百姓遠離真神,受到周圍各國的欺壓。他即位後把百姓帶回神面前,國家因此富強,不再受列國欺負。他在位第十四年亞述王來犯,當時亞述國非常強盛,戰無不勝,攻無不克,幾年前才把北部的以色列國滅掉。(王下十八1- 13)
「耶和華啊,我從深處向你求告!」
一、無處可逃:雖然希西家發憤圖強,想盡辦法努力抵抗,他也勉勵百姓「你們當剛強壯膽,不要因亞述王和跟隨他的大軍恐懼、驚慌;因為與我們同在的,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大。與他們同在的是肉臂,與我們同在的是耶和華─我們的神,他必幫助我們,為我們爭戰。百姓就靠猶大王希西家的話,安然無懼了。」(歷下三十二7, 8)雖然說得很有把握,可是事情不如人意,亞述王很快就攻佔絕大部分的土地,只剩耶路撒冷及拉吉,當時耶路撒冷的人,不是戰死就是餓死,一個幾十萬人的大城,剩下能打仗的不到兩千人(列下十八13, 23)。
希西家迫不得已求和,亞述王罰他銀子三百他連得,金子三十他連得,他把國庫裡,甚至包聖殿的金子,都刮下來給亞述王,亞述王依然不滿意,依然不退兵,派手下的將領到耶京辱罵(列下十八15- 20)。
試煉不像人所想的那麼簡單,雖然努力倚靠神,可是魔鬼步步進逼,直到讓人快窒息了,神卻沒辦點動靜。雖然向惡者妥協,就像這邊西希家所做的,可是牠仍不滿意,牠要你徹底投降,放棄信仰。
「主啊,求你聽我的聲音!願你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!」
二、迫切祈求:出去打仗是死,投降是受盡折磨,困在城裡再等下去,就要活活餓死,禱告神又默不作聲,敵人又在外面叫囂:「列國的神有哪一個救他本國脫離亞述王的手呢?這些國的神有誰曾救自己的國脫離我的手呢?難道耶和華能救耶路撒冷脫離我的手嗎?」(列下十八33, 35)想一想事實也的確如此,希西家不知如何是好,可是除了等候神,還能做甚麼?
一般人都是求神趕快把事情解決,我們已經等不下去,快沒命了,幾乎毫無例外,每個人都是這樣求。我們的狀況神完全知道,祂並沒在睡覺,在我們的感覺,已經到極限了,在神看來事情還沒那麼差,不用急,祂的看法跟我們的看法,有很大的差距。我們需要求的是,求祂賞賜信心,加添力量,讓我們能忍耐打完這場仗。
「主─耶和華啊,你若究察罪孽,誰能站得住呢?」
三、誰能無過:禱告得不到多少有原因,最主要是罪孽太重,無法輕易抹消。我們常犯了許多罪,自己卻不知道,或都忘了,但神都記得清清楚楚。罪不是輕易得赦免,譬如你欠別人一千萬,不可能一句,對不起我錯了,就一切抵銷,欠多少,是要還多少。
當然一個人能進到第二道門洞,理論上已成為聖潔了,但聖潔有許多等級,這只是神勉強可接受而已,實際上還有不少軟弱,還有需加強的地方。就像一件東西用肉眼看很平滑,在顯微鏡下看,就完全不一樣,有許多凹凸不平,神的眼光跟人的眼光差很遠,只是人自己不知道。
不只個人的缺欠,神的工人在必要情形下,也需幫軟弱信徒,擔某些他們擔不起的擔子,否則他們無法進天堂。當時猶大國經過許多昏庸領袖的帶領,已經非常墮落,瀕臨滅國的邊緣,北部的以色列國罪孽更重,所以早幾年就亡國了。
神算得很清楚,歷史上多少野蠻國家,把高度文明的國家滅掉,原因都是在此,越是文明,越多的陰謀詭計、罪惡冤孽。巴比倫國雖然非常強盛,當神數算它已惡貫滿盈,就把它毀了(但五24- 28);所多瑪、蛾摩拉也是一樣(創十八20- 32);神雖然應許將迦南地賜給亞伯拉罕,但當地居民罪孽還沒滿,神就沒輕易毀滅,而是等了四百年後,才將該地賜給他的子孫(創十五13- 16)。
神做一切事,都是公平公義,現今社會風氣很差,淫亂污穢,任意妄為,以為只要不違背法律就是好人。但神有祂的標準,任何違背良心,違背真理的都是罪,所以神跟人的標準差很遠,人自認為很好,在神眼中卻一蹋糊塗。任何違法的事,神都在暗中數算,當罪累積到一定程度,審判就到了。
「但在你有赦免之恩,要叫人敬畏你。」
四、赦免之恩:神是慈愛的,雖然照道理來說你是該死,但在祂動手之前,如果懂得認罪悔改,祂可以延後審判,甚至一步步幫你將罪孽洗掉。神叫約拿去尼尼微城傳警告,告訴他們四十天後,神就要將他們毀滅。約拿不願意,逃跑,可是逃不開神的手掌,只好乖乖的去傳。沒想到尼尼微人居然悔改了,神看他們的確有悔改的心,就改變原來的計畫,沒將他們毀滅。約拿非常不高興,覺得神說話不算話,讓他戴上假先知的帽子,很沒面子,於是向神求死。神用一棵蓖麻樹的死,讓他知道,那點小東西他尚且會珍惜,那麼城中許多無知的孩童,與無辜的牲畜,神又怎能不珍惜?(拿四9- 11)
猶大國的好王沒幾個,約西亞是其中最後一個,也是最好的一個(王下二十三25),當時猶大國在軍事、經濟、宗教各方面都相當沒落,他八歲即位,十六歲開始尋求神,二十歲清理國內的偶像,二十六歲修理聖殿時,找到律法書,仔細閱讀後,發現當時國內的情形,正像書中神預先對百姓所做的警告。他差人找先知去問神,會有那麼多災難,是否因他們祖宗沒遵守神的誡命,神給他肯定的答案。神也告訴他「至於你所聽見的話,就是聽見我指著這地和其上居民所說的話,你便心裡敬服,在我面前自卑,撕裂衣服,向我哭泣,因此我應允了你。這是我─耶和華說的。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,到你列祖那裡,我要降與這地和其上居民的一切災禍,你也不致親眼看見。」(歷下三十四26- 28)
今天我們的信仰也跟以前的以色列人一樣,一步步的墮落,有外在,沒內在,嘴巴尊敬神,心卻遠離神。用心靈跟誠實敬拜神,有屬靈生活的信徒,寥寥無幾;網路閒逛的時間,遠超過禱告的時間。五十年前神早就提醒我們了,只是我們不以為意,這些年來更加退步,雖然努力提醒人,但許多人不當一回事,自義自滿,以為必然得救。巴黎教會的分裂混亂,那是內在的敗壞,以前隱藏著,現在公開浮現出來,讓人無法再掩飾。
亞哈很壞,貪圖拿伯的葡萄園,他老婆作假見證害死拿伯,霸佔他的產業,神很憤怒,要讓亞哈家的人都不得好死。亞哈知道後,心裡非常沉重,撕裂衣服,穿麻衣,禁食,走路有氣無力,神看他有後悔的心,就答應他,在他生前不降這災,死後才降災。(王上廿一24- 29)人做錯,如果懂得認罪悔改,神還是可以減輕他的懲罰。
「我等候耶和華,我的心等候;我也仰望他的話。」
五、仰望等候:在試煉中沒其他辦法,除了等候,還是等候,安慰的話早就聽很多了,聽再多也沒用。苦難要洗淨人的罪,它有一定的時候,急不得,太早結束,罪沒洗乾淨,結果半途而廢,白忙一場。
要有受苦的心理準備,這樣比較能忍耐,光看自己,會覺得自己很委屈,如果和耶穌或其他認真的信徒相比,會發現我們所受的苦,跟他們比起來還差很遠。
我們一般只強調耶穌十字架上所受的苦,其實祂受的苦遠超過那些,從降生世間到被釘死,一直活在苦難中,出生在馬槽,一兩個月後就逃難到埃及,直到七歲才回猶太地,一生過貧困的日子,忍受嚴重的物質缺乏,旁人的藐視欺壓,原因只為了擔當人的罪。(賽五十三1- 12)
「我的心等候主,勝於守夜的,等候天亮,勝於守夜的,等候天亮。」
六、苦苦忍耐:有個見證發生在五十多年前,那時台灣經濟還很貧困,醫學非常落伍,有個信徒口腔發炎腫脹,發燒到攝氏四十度,打針吃藥都沒效,看過許多牙醫及外科醫生都說是牙疳,(大概是牙齦膿瘍合併骨髓炎),有很高的死亡率,許多醫生都不願收,最後一位醫生說須拔掉三顆臼齒,之前他曾治療過兩個類似病例,最後都是死。
他因為走投無路,只好死馬當活馬醫,回家後傷口更痛,數度休克,有三個信徒與他作伴,幫他禱告,禱告後就昏迷了。半夜似夢非夢中,看見一隻手伸向他,撫摸他的臉,手上有釘痕,還有鮮血流出,血滴在他臉上,聽見有聲音說:「你口腔的痛,不及我釘十字架的千分之一,你當紀念我。」他醒來,看見屋裡很亮,口腔不腫不痛,燒也退了,後來亮光消失,他打開電燈,叫醒信徒,告訴他們發生的事。第二天到醫院換藥,醫生告訴他,傷口已經癒合,他做醫生三十年,沒遇過這種事。(聖靈報1961年5月,或蒙恩見證集(一),119頁)
有些苦難是我們需承擔的,當我們已經盡力了,可是還有某些做不到的地方,有時耶穌會幫我們擔當。
「以色列啊,你當仰望耶和華!因他有慈愛,有豐盛的救恩。」
七、神有救恩:看舊約以色列跟猶大國,好的君王實在很少,壞的君王倒是一堆,他們可說是神選民的縮影,好信徒不多,壞的倒是很多。神造人可說是自找麻煩,給他們自由意志與良心,可決定自己想做甚麼,不像動物只能照本能來生存。但人有當盡的義務與責任,有當守的規矩,不能隨意傷人,做出對不起人的事。
只是連這麼簡單的要求,人都做不到,常常是只享權利,不盡義務,要分財產就搶得很兇,錢一拿到,就趕快閃開。處處在欺騙,侵佔人,造了許多冤孽,讓神不得不出來主持公道。
以神的公義,有罪就是該罰,欠多少還多少,不能馬虎隨便。偏偏人做壞事就很大膽,要還債,就哭窮,說他很可憐,還不起,不斷的耍賴。人做壞事不悔改,或假裝悔改,那樣受苦是活該。有些人是有心悔改,無奈欠的債太多,還不清,那時就須看是否有人願意幫他還。人都是罪人,無法做這種救贖的工作,但當他歸入耶穌,蒙耶穌把他的罪行、罪性洗淨後,是可以跟耶穌一起作救贖的工作。
人進到神裡面有許多不同的等級,越深入,所得的福氣越大,但要求也越高,需要更聖潔。要成為聖潔,換句話說就是,自我要除得越乾淨,這樣聖靈才能越充滿,聖靈充滿自然就會聖潔。要將自我除得越乾淨,就須忍受更重的試煉,有時人擔不起,但他的確有心追求,有某些苦難,是耶穌幫他擔當了,就像前面所講的見證。當人在走第二道門洞,那時他所受的苦,一方面使他更聖潔,一方面對別人的救贖有幫助,算是與主同擔苦難。
當希西家遭受亞述王嚴厲攻擊時,那時他身體也病得非常嚴重,神要他留下遺命,因為要帶他走了,他忍不住痛哭,向神懇求,後來神讓他多活十五年,同時也滅了亞述的軍隊。(王下二十1- 7)試煉常是這樣,一時間各方面都出了嚴重問題,如果你能堅持信仰,在神的恩典下,祂會幫你處理掉所有的難題。
雖然他多活了十五年,但靈性並沒因此而更長進,只是保持在原來狀態,靈性長進常伴隨著苦難,沒苦難就沒長進。人會怕死,常因對死後的世界不了解,以為只有不可捉摸的意識,沒有身體。不,我們仍有身體,只是那是屬靈的身體,不是物質的身體,我們仍有各種感覺,而且比現有的更敏銳,所以痛苦會更痛苦,快樂會更快樂,是活生生的人。
「他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切的罪孽。」
八、必蒙救贖:人間一切的問題,追根究柢都是因為人犯罪,當罪孽累積到一定程度,神的審判就來臨了,人們只看到表面的動盪不安,像最近的敘利亞難民問題,帶給歐洲國家無數的困擾,就怨天尤人,認為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,卻不知道真正的問題出在自己。「看哪,耶和華使地空虛,變為荒涼;又翻轉大地,將居民分散。…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穢;因為他們犯了律法,廢了律例,背了永約。所以,地被咒詛吞滅;住在其上的顯為有罪。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燒,剩下的人稀少。」(賽廿四1, 5, 6),
就算科技再進步,醫學再發達,政治再改善,如果罪惡不除掉,人類永遠生活在苦難中。只是一般人犯罪作惡習以為常,你要他不作惡幾乎是不可能,因此戰爭飢荒就輪流在世界各地發生,要在世上找到長期太平的地方,幾乎找不到,這裡只是篩選訓練人的地方,真正的安寧只有在天堂才找得到,因為在那裡,人已不再犯罪,犯罪就會被趕出去。
因此神要救人,一方面是幫人把所欠的罪債還清,另外就是幫人把不良的罪性除掉,讓他不再犯罪,這樣才能得到永遠的幸福。不要輕易犯罪,所犯的罪,到頭來,都須付出沉重的代價,罪不可能輕易得到赦免。
九、結論:這首詩提到神的工人會走過死蔭幽谷,也就是經歷非常嚴重的試煉,比第一道門洞時嚴重多了,幾乎每個人都使盡吃奶的力氣,才勉強擠得過去,它的目的一方面是使人更聖潔,一方面是對別人的救贖有幫助。每個人在經歷時,都希望趕快結束,無奈它有一定的時候,當我們忍耐不住時,就思想耶穌所受的苦,我們跟祂實在不能比,有某些我們擔不起的苦難,祂幫我們擔當了,為了把我們的某些缺點除掉。
希西家的靈性,比我們絕大部分的信徒與工人都好,雖然他曾經歷過非常嚴厲的試煉,當時他一直求神早點讓他的試煉結束,神也勉強答應他,但他因此有某些缺點沒除乾淨。他喜歡炫耀自己,向巴比倫的使者誇耀自己的財富,害他的子孫後來被擄到巴比倫,有些還當了太監。他有點自私,自己平安就好,子孫遭殃不太在意。(王下廿12- 19)求自己的榮耀,到處誇耀,自私,只顧自己,這是許多人共有的毛病,我們在這方面要注意。
「希西家就轉臉朝牆,禱告耶和華說:耶和華啊,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,按誠實行事,又做你眼中所看為善的。希西家就痛哭了。」(王下廿2, 3)他是有某些好行為,但他把它們歸功於自己的虔誠,不懂得歸榮耀給神。一切美善由神而來,如非神在暗中帶領,人會趨向自我陶醉,一切為自己。人要將榮耀歸給神,好人並非他有多好,只因他願意順服神的帶領,壞人是因他抗拒神的帶領,結果就做出許多損人利己的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