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

上行的詩(七) 被擄歸回 (詩篇第126篇)



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,有一件慘痛的事,就是被擄巴比倫,雖然七十年後,再回國重建聖城,但已不是獨立的國家,而受其他民族的統治,主後七十年更進一步分散世界各地。從屬世的眼光看,以色列人的歷史很淒涼,好像神沒看顧他們。其實真理、神的國度都是屬靈的,神一方面藉著猶太人,來完成耶穌救贖的工作,另一方面藉著他們來演一場戲,讓屬靈的信徒,由他們所經歷的一切,來明白神要怎樣帶領我們,如何來建立一個屬靈永遠的國度。雖然今生他們的境遇,似乎有點淒涼,但將來神不辜負他們。
        當我們信耶穌後,如果規矩的遵守誡命,就在神的看顧下,各方面蒙神祝福(申二十八1-14);有時信一段時間後,卻遇到一些不順利的事,禱告神沒回應,日子很苦,時間拖很長,從某個角度看,就像被敵人擄去,沒住在神的護庇下。你說它是厲害的試煉也可以,這種經歷每個認真奔跑天路的人,遲早會遇到,就像大衛說的,「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」(詩廿三4),死亡的陰影所籠罩的深谷,那是相當可怕,一片漆黑不知往哪裡去,又有死亡在那裏飛翔,發出恐怖的笑聲,讓人嚇破膽,它的目的是要將人的罪行、罪性洗乾淨,才能見神。
        神不會讓我們永遠被擄,當我們堅守真理,洗淨汙穢後,就讓我們再回到祂的懷抱。

「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,我們好像做夢的人。」
一、難以置信:有些人靈性比較好,生前就有歸回的經歷了,他經歷相當重的試煉,病得奄奄一息,似乎完全絕望了,沒想到神用大能,讓他復原,雖然平時就常聽到神醫治的見證,但自己的病拖太久,禱告都石沈大海,一時好了,自己都難以置信。
        另外有些人靈性比較軟弱,病得很重,神似乎沒醫治他,他也覺得很失望,好像神沒實現祂的承諾。等他死後靈魂離開肉體,才發現自己居然還活著,又看見天使,天使帶他去樂園,原本對信仰是半信半疑,現在才知道原來都是真的,人生在世只是一場夢,神所承諾的都實現了。
然而不要以為所有的信徒,罪都洗得掉,有些人不認真禱告,逃避試煉;或發怨言離開神,或犯罪作惡,結果無法進天國。

「我們滿口喜笑、滿舌歡呼的時候,外邦中就有人說: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!」
二、後知後覺:當我們在病痛或患難中專心仰望神,許多無神論者,就在旁邊看熱鬧,笑我們脫離現實,做白日夢,屢勸不聽,一意孤行,只有當我們的困難解決後,他們才說,奇怪好像還真的有神。
        同樣的,死後所有的人都會到神面前,當他們看見那些一向看不起,覺得很愚昧的基督徒,竟能進天國,而他們因為滿身罪汙,被擋在門外時,忍不住嘆息,人生努力半天,竟是這種結局。早知如此,當初就該好好把握時機,做正確的選擇,無奈當初別人的苦口婆心,只換得他們的拒絕與厭棄,這要怪誰。人生的勝利者,竟敗給失敗者,還輸得這麼慘,這口氣怎麼吞得下。
        評估一個人的價值,不是他的身分地位、聰明才智、美貌,而是他愛的是甚麼,是愛神愛人,還是愛自己、愛世界。如果是前者的話,他會奉公守法,對群體做出許多貢獻,甚至犧牲小我,成全大我;如果是後者的話,他會自高自大,自我中心,自私自利,為了與人爭權奪利,做出許多損人利己,傷害群體的事。世上的許多大人物,沒甚麼人格;反而有些小人物,比較有原則。
世上的許多豐功偉業,從永恆的角度看,對人沒甚麼真正幫助,有些反而傷了許多無辜;幫助人明白真理,得到永遠的幸福,才是真正對人有益。
        愛神指的是愛真理,因為神就是真理,愛人就是愛鄰舍,不是指著個人,而是他所擁有的真與善,當他越擁有這些,就越是你的鄰舍,他不會隨意傷害你;當他越缺乏這些,他擁有的是虛偽與邪惡,就越不是你的鄰舍,為了自己的利益,隨時可以傷害你。
真理從理智上是可以理解的,但如果人沒向善的心,就很難接受祂;如果喜歡作惡的話,會想盡辦法來否認祂。

「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,我們就歡喜。」
三、誠實守信:信用是人與人,或人與神相處,最基本的條件,如果沒有信用,其他的一切都免談,如果沒有信用,天國就要垮了。神信守承諾,說到做到,祂在乎屬靈永遠的結局,不在乎屬世短暫的成敗,祂所說的常是屬靈層面,人往往注重物質層面,常因而誤會神的意思,以為神說話不算話,一時看來似乎如此,但最後神都會讓它實現。「他是磐石,他的作為完全;他所行的無不公平,是誠實無偽的神,又公義,又正直。」(申三十二4)「你的慈愛高及諸天;你的誠實達到穹蒼。」(詩五十七10)「天地要廢去,我的話卻不能廢去。」(可十三31)。
        人要得到幸福,都是絞盡腦汁、費盡千辛萬苦,才得到一點收穫,而且未必守得住;我們不是這樣,只要乖乖聽神的話、遵守誡命,很自然的,神會把我們帶入極大的幸福中,而且永遠擁有,也用不著跟別人,你爭我奪。神創造一切,賞賜一切,祂的恩典是給那些遵守誡命的人。

「耶和華啊,求你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,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。」
四、萬象回春:南地,指巴勒斯坦南部,一年大部分時間是乾燥不毛的荒野,一到冬天雨季,小溪開始流淌,郊野重新有了生機。當我們年輕時,身強力壯有無限的活力,讓我們使用,常把這些當成理所當然,不懂得珍惜;隨著年齡增長,慢慢的各方面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,甚至動彈不得,深深領教能源危機的滋味,那時才覺得年輕真好,可惜失去的時光與精力,已永遠喚不回了。
        當我們在試煉中,許多美好的東西,一樣樣的失去,眼看著同年齡的人,都還擁有,自己卻提前喪失,心理覺得很不平衡。不用擔心,當我們被擄歸回時,許多美好的事物,神會讓他們再回來,來生固然如此,今生有時也會得到。然而不要太在意今生的得失,因這些都是短暫的,遲早會失去;神為我們預備的,是永遠的國度,永遠青春美麗、健康快樂,就看你拿得到,拿不到。

「流淚撒種的,必歡呼收割!」
五、流淚撒種:人生在世是相當的苦,就像帶著種子到田裡去耕耘,這裡是勞苦作工,不是享福的地方,要有眼光,不要像一般人,只追求眼前的幸福,我們要追求永遠的福氣。任憑別人在那裏吃喝玩樂,你忍耐的做你該做的工,雖然一時很孤獨,忍受別人異樣的眼光,甚至冷言冷語,與將來的收成相比,這點付出,算不得甚麼,沒有付出,哪有收穫。
今天許多信徒都想不勞而獲,以為受洗得聖靈,將來就與主同掌王權,那是在作夢。教導真理的人需自己先弄清楚,不要把別人帶錯路,隨便開空頭支票,斷章取義,那樣對別人、對自己都不好。「若是瞎子領瞎子,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。」(太十五14
最可怕的是付出許多,最後卻兩手空空,而且負債累累,如果你錯誤的努力,為了追求今生短暫的成就,用盡方法不擇手段,最後會害死自己。說來很簡單,無奈旁觀者清,當局者迷,當人身在其中時,幾乎絕大部分的人,都會掉進慾望的漩渦,無法脫逃。

「那帶種流淚出去的,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!」
六、歡呼收割:每個人都是哭著來到世界,因為知道這下子要來受苦受難了,理論上當人離開時,應該是非常快樂,因為就要脫離苦海了,可是實際上並非如此,幾乎每個人都怕死,怕得要死。原因很多,許多人因為對屬靈世界完全不瞭解,以為死就一切都結束,所以就會很怕。不少的人因為壞事做很多,這下子恐怕要下地獄,當然會更怕。
一個對真理有認識,平時就做好準備的人,應該是不怕,而且會很高興它的來到,就像學生在校歷經無數次考試,考得頭昏腦脹,還被棍子敲了好幾下,這下子可以畢業了,高興得要死。可惜做好準備的人,實在不多。
耕種要看收成,不是光看努力不努力,事情未必一分努力一分收穫,雖然花許多心血,如果沒抓住重點,很可能白忙一場。今天不少人忙著作各種聖工,想將來向神交帳,可是很少人仔細想,這些是否真的對人有造就,許多聖工是,只開花不結果。
聖工是神在做,不是人在做,神是主人,我們是僕人,我們只是器皿,交在神手中,讓神使用。許多人本末倒置,自己做主,要神來配合,結果白忙一場,甚至是幫倒忙。有時看到一些工人,是很認真在做工,可惜靈修不夠,彼此不合各自為政,甚至大吵大鬧,讓整個團隊四分五裂,他們最需要的是自我省察,目前不適合服事神。做聖工須尊主為大,多花點時間,禱告尋求神的旨意,在神的帶領下,做一點小工,比自己亂衝,做一大堆還有效。 
       一個規矩的信徒,他遵守耶穌的吩咐,默默行善,不為人知,不求回報(太六1- 5),理論上應該是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但為了不干擾人的意志,在世上神常沒給適當的回報,反而有時會遇到,善有惡報,是非顛倒的事,嚴格的考驗人的決心。如果他勇敢的堅持下去,在天上會發現所行的善,不論大小,神都會給他應得的回報(太廿五31- 46, 42),他是滿載而歸,超乎想像。想當初他行善,用的都是辛苦賺來的血汗錢,白白付出,那的確是流淚撒種,現在是歡呼收割。

七、結論:試煉說來容易,但對身在其境的人來說,可不簡單,有時壓力太大,以至於我們的信心都快崩潰了,懷疑神是否與我們同在,真的有能力救我們嗎?這是我們一時的軟弱,不用懷疑,繼續禱告,神有能力讓一切改觀,我們的煩惱憂愁都是多餘的,只要歡喜快樂,等候神的完工,這樣就夠了。
        整體來說,一般人對這些詩認識有限,不知道它們是一體的,須合起來看,如果分開來看,所得到的只是片段的知識,就像瞎子摸象,不明白它真正的內容。
這七首詩簡單的勾劃出,一個基督徒奔跑天路,會遭遇的事。第一首詩提到大部分的人,生活在黑暗中,撒謊欺騙、明爭暗鬥、吵吵鬧鬧,最後是死路一條。第二首詩提到,神藉著苦難讓人來尋求祂,人如果有謙卑的心,認真尋找,必然找得到。當他找到後,如果能遵守真裡,時常禱告,在各方面都會蒙神照顧,逐漸脫離困境。他需要到教會,學習與眾人和睦相處,互相幫助,在愛中成長,這是第三首。
為了讓人得到永遠的幸福,神為人安排許多試煉,在試煉中將人的缺點與私心除掉,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福氣,這是第四首。試煉不只是肉體,還有心靈的戰場,充滿恐慌與驚嚇,差點讓人崩潰,這是第五首。雖然外表看來試煉很可怕,但只要你謹守誡命,迫切禱告,把煩惱交托給神,一切都在神的看顧中,不會出差錯,這是第六首。儘管一時似乎輸得很慘,但最後神會來個豬羊變色,讓你徹底大翻身,一時的苦難,換得永遠的福氣;壞人一時的威風,換來永遠的沉淪,這是第七首。
        真理的精神就是要成為聖潔,進天國的標準不可能降低,不因受洗,得聖靈就讓你進去,那些是要幫你成為聖潔。「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:主啊,主啊,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,奉你的名趕鬼,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?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:我從來不認識你們,你們這些作惡的人,離開我去吧!」(太七22, 23)所以熱心傳福音,有行神蹟奇事的能力,都不保證能進天堂,而是要成為聖潔才能進去。有不少人藉宗教騙財騙色,或在教會爭名奪利,這樣的人要趁早悔改。
        雖然大體上看來,須經過不少磨練,但事情因人而異,如果當事人性情良善,沒做過多少虧心事,他所受的苦就不多;反過來說,有些人罪行重大,缺點很多,如果要成潔淨,所需受的苦就很大,就像有些衣服是沾染泥沙、有些是油漆、有些是瀝青,所要用的工夫各不相同。
        這七首詩就像要穿越,進入外院的第一道門洞(結四十6- 16),那裏沒有門,暗示著神沒阻止人到祂面前,但你需經過左右各三間衛房,意思是需經過許多試煉,打得贏才過得去,打不贏就被擋在外面。衛房不是連在一起,中間有間隔,表示試煉不是持續不斷,中間有喘息的時候。衛房和門洞兩旁柱間並廊子,都有嚴緊的窗櫺,表示那裏不是暗無天日,多少可看得見路,柱上有雕刻的棕樹,棕樹象徵得勝,神要我們勝過這些考驗。
        應付這些試煉的原則,要像以色列民攻打耶利哥城一樣(書六),不可出聲音(不可發怨言),祭司要吹羊角(耶穌是無罪的羔羊,角是牠的武器,意思是倚靠耶穌的救恩),一天繞一次,第七天繞七次,(要持續有恆的禱告,越到後面,越要努力。)最後大聲呼喊,城就倒塌,完全不靠人力,(靠著迫切禱告,一鼓作氣,來勝過試煉與自我,完成靈修的功課。)
        上行的詩,以色列民進迦南的歷史與羅馬書,表面上看是截然不同的事,彼此毫不相干,實際上它們是用不同的方式,來描述一個人成為聖潔的過程,就像一件事物由不同的角度看,所看到的不太一樣,但其實它是同一件事,以色列民進迦南還有其他更深的涵意,我們沒敘述。神對人的救贖,怎樣才能讓人得幸福,這是整本聖經的主題,要達成這目的,不像人所想的那麼簡單,它的先決條件是需讓人成為聖潔,這三件事詳述成聖的過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