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」(林前十三6)雖然前面講了不少愛心上應注意的地方,但這只是一部分,不是全部。整體來說,愛心離不開真理,不合真理的愛,不是真正的愛,為了愛一個人而不公不義,就不是愛。真理也離不開愛,沒有愛的真理,不是真理,一堆理論,出發點卻不是為了讓人得幸福,就不是真理。
神頒布十誡不是要限制人,只因他是做人應守的規矩,遵守這些,自然彼此能相安無事,違背這些,就會亂成一團,彼此都很痛苦。第一誡除了我以外,你不可有別的神,意思是要愛真理勝過一切,不可做出違背真理的事,因為神就是真理。第二誡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,並跪拜他們,意思是不該有偶像,當你把名利、權勢、享樂…當成偶像,愛得要死,必然會做錯事。第三誡不可妄稱神的名,意思是不可濫用神的名義,把自己的意思說成是神的旨意,狐假虎威,要別人服從你,或是隨便拿神開玩笑,或咒罵神。
第四誡當遵守安息日,意思是一星期,至少抽出一天,拋開世上雜務,到神面前,反省這星期的所作所為,知道自己在世,只是短暫路過,免得迷失在世界中。第五誡當孝敬父母,意思是不可忘恩負義,對你有重大恩情的人,要懂得尊重與回報,至於有名無實的,那是另當別論。第六誡不可殺人,如果說得更寬廣些,是不可隨意傷人。第七誡不可姦淫,意思是男女關係要保守聖潔,不可亂來。
第八誡不可偷盜,意思是要認真工作,別想投機取巧,用蠻橫手段巧取豪奪。第九誡不可做假見證陷害人,說得更寬廣些,是要誠實作人,不可藉謊言謀財害命。第十誡不可貪戀別人的財物,意思是要安分守己,別人的東西,不要非分妄想。
神愛人,告訴人應守的規矩,遵守這些,自然會活在幸福中,無奈人有罪性,許多地方知道卻做不到。耶穌來並不改變律法,而是要人靠著祂的幫助,換上新生命,把真理確實做到,許多基督徒誤解祂的本意,以為受洗、得聖靈就進天國。「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。我來不是要廢掉,乃是要成全(要人把他做得更完全,不光外表的行為,更重要的是內在的心思)。」(太五17)
如果你愛一個人,只知道讓他考上好學校,找到好工作,好對象,卻不讓他學好做人應守的規矩,而是詭詐狡猾,蠻橫無禮,他所擁有的一切,遲早都會喪失,先甜後苦,那是何等的苦。如果讓他學好真理,雖然一時不太順利,但最後會活在神的護庇下,得到永遠的幸福,先苦後甜,顯得更甜蜜,也更懂得珍惜努力得來的福氣。
真理不是冷酷無情,祂的目的是要讓人活在愛與幸福中。神造人,不希望有任何人掉進地獄,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進天堂,然而為了維持天堂的幸福,祂不得不把好人壞人分開,因為一群詭詐狡猾的人,會讓天堂變成地獄。地獄的痛苦,是要讓那些作惡的人,知道自己錯了,身歷其境,才知道被傷害的痛苦。
「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」(林前十三7)這句話,光看表面字義,常會弄錯,因為它寫得很簡略,沒寫清楚,如果你對罪惡污穢隨便包容,甚麼事都相信,異想天開胡亂期望,每件事都拼命忍耐,任人宰割,那就錯得太離譜了。
「凡事包容」,一般信徒都認為,對任何人、任何事,都要寬恕原諒,實際上未必如此,它是有條件的。有些人有心向善,可是有許多缺點,進步很慢,有時還誤解、頂撞你,體諒他的軟弱,不跟他計較,依然耐心的慢慢帶領他,這就是凡事包容。
「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,不要同負一軛。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﹖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﹖基督和彼列(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)有什麼相和呢﹖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﹖」(林後六14, 15)思想性情完全不一樣的,要混在一起,那是不可能的事,一個樂意助人,一個自私自利;一個誠實做人,一個撒謊欺騙,彼此要和睦相處,那是不可能的,遲早會發生衝突。
耶穌說了一句話,一般人都聽不懂,也很少去思考,就簡單跳過去。祂是說「你們以為我來,是叫地上太平嗎﹖我告訴你們,不是,乃是叫人紛爭。從今以後,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: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,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;父親和兒子相爭,兒子和父親相爭;母親和女兒相爭,女兒和母親相爭;婆婆和媳婦相爭,媳婦和婆婆相爭。」(路十二51- 53)
耶穌是和平的君王(賽九6),和平的君王卻說這種話,不是太離譜了嗎?耶穌要成就的是,永遠真正的和平;世上的和平是短暫虛假的和平,一時間笑容滿面,轉個身立刻大打出手,這種和平沒意義。真理與邪惡沒有妥協的地方,不是靠暴力去解結,是用神的方法,不是用人的方法。
要成就永遠的和平,必須有共同的理想、目標、價值觀、行事原則,才能達成;當內在不一致,只是外表的和諧,問題遲早會爆發。因此不用樣樣都笑容滿臉,當你知道對方的為人處事,跟你格格不入時,不用刻意去遷就,虛情假意,但也不要隨便招惹,以卵擊石,與對方保持適當距離就好,該堅持的,依然要堅持。
「凡事相信」,如果別人說甚麼你都相信,那就死定了,台灣到處是騙子,會屍骨無存。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,如果確實遵行真理,必然會遇到許多阻擋,不要因此以為出了差錯,神不見了,或神沒能力。不是這樣,事實上祂仍然與你同在,依然在帶領你,只是事情不像你所想的一帆風順,而是有許多爭戰、挫折。要相信神的帶領沒出錯,所遇到的苦難都有祂的美意,要讓你更堅強,得到更多的獎賞,因此不要氣餒,要打起精神,再接再厲。
「凡事盼望」,不是甚麼東西都能隨便盼望,那樣的話,注定要徹底失望,因為可能甚麼都得不到。它是說神所應許要給你的,你都有希望得到,但要得到這些,需經歷許多爭戰,打得贏才能得到,打不贏就得不到。就像以色列民進迦南地後,並非敵人自動把土地送上來,而是要辛苦爭戰,把他們消滅,才能得到產業,否則沒地方住。
今天許多信徒整天吃喝玩樂,沒經歷半點屬靈爭戰,只想不勞而獲,這是在做白日夢,是領路的人,教導了錯誤的觀念,所產生的結果。
當你在經歷屬靈爭戰時,雖然很辛苦,但要相信所經歷的一切,能讓你更成熟,得到更美的賞賜,有付出,才有收成,沒付出,就沒收穫,因此在各種狀況下,不管多麼辛苦,都存著盼望,知道必能豐收,這才是凡事盼望的真正涵義。
「凡事忍耐」,不是甚麼都在忍耐,對那些無心向善,虛偽、狡猾、詐騙別人愛心的人,不需浪費精神,苦苦忍耐。這裡指的是,走在真理路上,雖然未來充滿盼望,但在沒離開戰場之前,仍有許多苦難,需要忍耐病痛、貧困、卑微、誤解、論斷、孤獨,及各種內憂外患,它們就像一杯苦酒,只能咬緊牙關,默默的喝下去。
「愛是永不止息」(林前十三8),在今生,愛是辛苦的付出,在將來,一切都會倒過來,會有很甜蜜的豐收,而且會持續到永遠;至於在世間縱慾狂歡,自私自利,傲慢自大的人,到時是苦不堪言。
每個希望蒙神恩典的人,不管是希望進天堂,或是犯了無可救藥的大錯,只要具備這三種美德:信心、盼望、愛心,都有機會得到神所要賜的大福。首先對神要有信心,相信祂的存在與大能,才會順從祂的帶領,去脫離困境。信心說來容易,其實很難,當你樣樣順利,蒸蒸日上,自然會很有信心,相信自己走在正路上。當你樣樣不順利,充滿失敗挫折,那時忍不住會懷疑,是否走錯路,被騙了。
真正的天國路充滿艱難險阻,耶穌、保羅、耶利米,後世的人都非常尊重他們,認為他們很勇敢,能擇善固執。然而他們在世時,卻飽受痛苦藐視,過的是潦倒落魄的日子,而不是飽受歡迎稱讚,同樣的情形,也會臨到有心奔跑天路的人。因此當路途坎坷時,不用懷疑自己走錯了,想想他們的經歷,可得到一點安慰,打起精神繼續往前走。
要有盼望,知道美好的未來就在前面等著,遠超出人的想像,只因人對天堂完全沒認識,只有模糊的概念,因此盼望就很有限。每個人都想永遠活下去,如果在世上真的這樣實現的話,那是很大的不幸,因為身體機能都已老化,享受是沒有,痛苦卻是一堆,就像破舊的老爺車,明明已經開不動,卻硬要撐下去,那是一種折磨,不是享受。
在天上那是完全不一樣,是永遠健康青春美麗,一切壞的都已除掉,好的都有保留,而且更加美好,許多享受是世上未曾知道的。但如果在世的表現太差,那會是慘不忍睹,未來的好與壞,就在今生自己的選擇。
如果希望有美好的將來,就該把握今天,學習與人和睦相處,不求回報的付出,忍耐經歷各種考驗,無數的天使也在暗中替你加油,他們希望看到你精彩的演出,而不是卑鄙的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