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

上行的詩(十五) 深夜守望 (詩篇第134篇)



        神的工人一路走來,經歷無數的苦戰,將神的恩典帶給許多患難中的人,自己的靈性也不斷的成長,越來越沒私心,一切以真理為依歸,能與跟自己類似的人,合而為一,不分彼此,活在極大的幸福中。然而在他們還沒離世之前,依然處於戰場,要為神的國度,為苦難的世間,多做一些貢獻,而不是遊手好閒,無所事事。
        以前跟現代大不相同,以前是小村落,治安不好,村落間時有衝突,為避免半夜被敵方突襲,全體成為奴隸,所以晚上需派一兩個人,在高高的瞭望塔,觀察遠處的動靜,一發現不對勁,立刻通知大家起來應敵。當眾人在溫暖的被窩中休息時,守望的人需聚精會神,很無聊的在高塔上喝西北風,苦苦等候天亮,才能離開這個苦差事。你可以認真工作,也可以摸魚,沒人知道,只有神知道,但有一天需向神交帳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聖經中許多地方,提到守望這兩個字,守望的人正是神的工人,人子啊,我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,所以你要聽我口中的話,替我警戒他們。」(結三17)守望者的任務是,要明白神的旨意,當選民有偏差、走錯路時,要提醒他們。但事實並非如此,不少人的表現讓神很生氣,「他看守的人是瞎眼的,都沒有知識,都是啞巴狗,不能叫喚;但知做夢,躺臥,貪睡,這些狗貪食,不知飽足。這些牧人不能明白各人偏行己路,各從各方求自己的利益。他們說:來吧!我去拿酒,我們飽飲濃酒;明日必和今日一樣,就是宴樂無量極大之日。」(賽五十六10-12
守望是很重要的事,關係到無數人的生死,理論上守望的人要非常警醒;實際上未必如此,有些人粗心大意,或值班時打瞌睡。只有當被敵人入侵,成為奴隸時,才知道那個守望者在摸魚,把無數的人害慘了。神最厭惡的就是這種人,然而很不幸的,許多神的工人,正是這樣。他們不明白神的旨意,不指正選民的缺失,誤解真理,捨本逐末,以為很容易就能進天堂,都在做白日夢,藉宗教吃飯,貪財,追求世間享樂,打壓異己,爭權奪利,敗壞神的國度。
倘若守望的人見刀劍臨到,不吹角,以致民不受警戒,刀劍來殺了他們中間的一個人,他雖然死在罪孽之中,我卻要向守望的人討他喪命的罪。」(結三十三6)守望的人須比一般人有遠見,明白神的心意,當他知道神的審判就要到了,須趁早提醒選民,預做準備。如果他沒盡到責任,而是任憑選民因無知而死亡,那麼神要向他討罪。

「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,你們當稱頌耶和華!」
        一、堅守崗位:一般信徒免不了有信心軟弱,遠離神的時候,就像在打瞌睡一樣;工人卻需時刻儆醒,為自己、為眾人提高警覺,注意是否有敵人來犯。這裡提到,夜間站在神的殿中,夜間指的是一片黑暗,人人都在睡覺,工人仍住在神裡面,沒迷失掉。目前固然信仰自由,許多地方都有人在傳福音,但大部分都信得迷迷糊糊,與神的標準差距甚遠,說它是一片黑暗並不為過,但還不是真正的黑暗。
        太平盛世信徒要進天堂不太容易,軟弱的人性,讓人貪愛世界,追求享樂,疏懶禱告,有病找醫生,有困難用錢解決。很少人認真奔跑天路,而是找幾節聖經章節作護身符,告訴自己一切都沒問題,實際上是誤解聖經,離神的標準很遠。難怪耶穌會說:「當審判那天,有許多人會說,我能進天堂啊,為什麼不讓我進去?能不能進天堂,要看你聖不聖潔,許多人是不合標準。」(參考太七21- 23, 20
        鐵要變成鋼,需要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,才能達成目標,同樣的,為了幫助信徒進天堂,神往往需要改變大環境,讓它變得很嚴苛,信徒無路可走,只好認真禱告,專心倚靠神。大規模信仰的逼迫,有可能發生,讓人忍不住懷疑,為什麼神沒保護選民,根本原因是,人在平安時,都不認真奔跑天路;都要到水深火熱時,才願意下功夫,實在是敬酒不喝,喝罰酒。
        在大規模信仰逼迫時,那時大部分的信徒都倒了,就像深夜睡著一樣,只剩下少數信心好的,依然堅持信仰,大患難沒讓他們跌倒,反而靈性更長進,達到神所要求的水準。就像亞倫的拐杖,經過一夜的黑暗,能開花結果,蒙神揀選,得到祭司的身分(民十七1- 8)。神做一切事都是公義的,每個人都希望將來能與耶穌同掌王權,能不能得到,就看你在大黑暗中是否挺得住,那跟你平常下的功夫很有關係,平時馬虎隨便的,到時必然跌倒。
        靈性的成熟,各有不同的時候,少數的人,靈性比較好,在大黑暗之前就已成熟;大部分的人是,大黑暗時才成熟;過了這個時機,要再得到祭司的身分,就很不容易了。

「你們當向聖所舉手,稱頌耶和華!」
        二、熱心代禱:耶路撒冷啊,我在你城上設立守望的,他們晝夜必不靜默。呼籲耶和華的,你們不要歇息」(賽六十二6)為選民代禱,是工人的重要任務,一般人常偏向外在的工作,忽略代禱,其實它很重要。在聖所中有桌子,上面有陳設餅,金燈台及香壇,聖所只有祭司才能進入,這些器皿象徵祭司。暗示著工人主要的任務,就是陳設餅──成為選民的靈糧,讓他們得到屬靈的生命,明白真理;金燈台──照亮活在黑暗中的人,讓他們走上正確的路;香壇──為選民代禱,讓神的恩典能臨到他們,當他們在試煉中撐不下去時,助他們一臂之力。
        許多人常忽略禱告,主要的原因是,他們的禱告常看不見果效,久而久之,自然沒信心再禱告。禱告不蒙神垂聽,我在另一篇文章有詳細說明,  http://cysung123b.blogspot.tw/2015/05/blog-post_22.html 。不過那是為自己的禱告,如果是為別人禱告,有兩件事需注意,一件是,這件事神想怎麼做,而不是我們希望怎樣,神就照我們的意思。另外就是,有沒有忍耐的背十字架,真正有果效的代禱,都是背著沉重的十架,光是代禱不背十架,那種代禱無法給人甚麼幫忙。今天許多作聖工的人,很注重自己屬世的平安福氣,他無法為神、為人做甚麼服務。
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,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。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,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。這樣看來,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,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。」(林後四10- 12)這幾節經節,一般人常不明白,我在哥林多後書四章有詳細說明,仔細參考一下,就能知道,想得到天國的獎賞,該有甚麼心理準備。
雖然在大黑暗中,不少選民向惡者投降,但情形不太一樣,有些是自願的,對真理興趣不大,他來信,只因為看到神蹟,當神不再顯神蹟,而且為信仰需有不少付出,他就見風轉舵,跟神告別,而且還迫害其他的信徒;有些是被迫的,受不了嚴重的迫害,不得已屈服,只要壓力解除,依然會返回正路。所以不要因為一時信徒都跌倒了,就心灰意冷,有些人還有回頭的機會,工人應持續為他們代禱,最後會看見代禱的果效,所以才說,呼籲耶和華的,你們不要歇息。當然能夠不跌倒,那是最好,這是一場考試,每個人的成績各不相同,所得的福份也不一樣。

「願造天地的耶和華,從錫安賜福給你們!」
        三、榮耀歸神:雖然一路走來很辛苦,應該受些鼓勵,但人只是受造物,能有這些好表現,那是蒙神特別的恩典,並非人有多了不起,所以應將榮耀歸給神,而不是歸給人。人都喜歡誇耀自己的功勞,其實真正的功勞,應歸給造物主,所以耶穌才說,「這樣,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,只當說:我們是無用的僕人,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。」(路十七10
        神創造這浩瀚的宇宙,是多麼偉大的工程,銀河系像太陽一樣的恆星,就有數十億個,人常自認為很偉大、很了不起,其實人在太陽面前是渺小無比,靠太近會屍骨無存,人在神面前也是一樣。神不只創造無生命的宇宙,還創造有生命的動植物,在受造物中,人比其他生物,特別不一樣,其他生物只是照本能在生存,對它有利就是對,對它不利就是錯,為了自己的利益,不惜殺死同類。
人有良心,可知道對錯,雖然明知對自己不利,但為了良心的緣故,有時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做,所以人有自由選擇權,其他動物沒有。為甚麼要這麼麻煩,如果人沒良心,就照著本能去做,還不是一樣可過日子。有自由選擇權,生命才多采多姿,如果善用它,生命會更快樂;如果錯誤使用,會更痛苦。
如果沒良心,就沒仁義道德,談不上甚麼人情道義,生命之所以可貴,在於彼此有感情,懂得互相珍惜,互相關照,各有應守的分寸;如果沒感情、沒規矩,那就是冰冷、混亂的世界,彼此冷冷冰冰、亂成一團,生命毫無意義。愛在付出時,是很辛苦、很吃力,但在回收時,是很甜美。一個只想接受,不願付出的人,最後人人看不起、遠遠離開他。如果沒有愛,沒有是非,人活著整天就是吵鬧廝殺,那是折磨,不是享受。
        雖然創世記說第七天,神的創造已經完成,但那是外在的創造,內在的創造還在進行,祂必須教導人如何善用自由,知道是非對錯,彼此和睦相處,活在愛中。教得來的,就讓他們去天堂,享受永遠的幸福;教不來的,只好讓他們去地獄,自相殘殺。

        四、結論:在我們還沒離開戰場之前,要時刻保持警醒,如果粗心大意,很可能會陰溝裡翻船,看過一些人們以為是大人物的,辛苦一輩子,卻在結尾時跌得很慘。我們是處在黑暗世界,四周都是無神論者,在身分地位上,我們遠不如他們,面對強大的壓力與誘惑,要做中流砥柱,相當不容易。雖然內外都有猛烈的爭戰,但這是為軟弱信徒代禱需付的代價,儘管在大黑暗中,我們之前的努力,似乎都歸空了,不用急,神有復活的大能,一切都會有美好的結果。
        興起,發光!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!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。看哪,黑暗遮蓋大地,幽暗遮蓋萬民,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;他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。萬國要來就你的光,君王要來就你發現的光輝。你舉目向四方觀看;眾人都聚集來到你這裡。你的眾子從遠方而來;你的眾女也被懷抱而來。」(賽六十1- 4
        人喜歡爭功諉過,斤斤計較,許多人自認為是大人物,為神做了許多聖工,將來會得到許多獎賞,沒想到,在天上卻可能看到,一些他們認為卑微的信徒,卻排在他們前面,讓他們很意外,向神提出抗議。一個人為真理付出多少,神都非常清楚,不會弄錯。會斤斤計較,常表示他行善是為了獎賞,不是單純出於愛心,在愛心上還有缺欠,因此耶穌在葡萄園,請僱工的比喻中,才會說:「這樣,那在後的,將要在前;在前的,將要在後了。」(太二十1-16)有些人付出不少,本來會排在前面,但因太會計較,結果被擺在後面;有些人付出較少,因謙卑不與人爭,結果反而排在愛計較的人前面。
        另一方面,人是看外面,神是看裡面,一些大人物往往脾氣大,不能體諒人,表面上看,似乎做了不少工,實際上卻沒背多少十架;反而是一些小人物,柔和謙卑,刻苦耐勞,的確背了不少十架,因此他們本就該得到更多的獎賞,如果在意天上的獎賞,就要腳踏實地工作,不要光做表面工夫。
        另外,有些人原本缺點比較多,他們自己也知道將來審判時不太樂觀,當聽到福音時,就把握機會努力追求;反過來說,有些人原本行為比較好,自認為審判時不會有甚麼問題,因此對福音不太在意,結果最後是「有在後的,將要在前;有在前的,將要在後。」(路十三30
        詩篇共150篇,上行的詩是15篇,剛好是它的十分之一,在聖經中十分之一有分別為聖的意思,因此我們要將收入的1/10獻給神,因為那是神的。詩篇所描述的是信仰生活,上行的詩正是告訴我們,該如何過分別為聖的生活,唱完前面七首,已經是聖潔的人了,唱完後面八首,那是更加聖潔。
        第八首詩告訴我們,要怎樣才能生屬靈的兒女,這是目前許多作聖工的人,弄不清楚的地方,結果努力一輩子,徒勞無功。真正的重點,就是要與主同死同埋,其他都不是正確的方法,換句話說,就是過捨己的生活,可以說在世上只有苦日子,沒有好日子。這也是做聖工的人最怕的地方,許多人雖然努力做工,卻不願受苦,註定結不出好果子。
        第九首告訴我們,雖然在物質上是苦日子,但在心靈上是滿足的,神在能夠的範圍,都儘量施恩給我們,一個人的付出,能讓無數的人因此蒙恩,付出與收成不成比例,不可浪費大好時機。第十首提到,從年輕力壯就應努力爭戰,練出一身功夫,不要年老體衰,才想上戰場。第十一首提到,爭戰是相當辛苦的,不管新舊約,凡是熱心愛神的,註定都須經歷這場考驗,雖然很辛苦,但跟主耶穌所經歷的比起來,算不得甚麼,某些我們擔不起的擔子,祂幫我們擔當了。
        第十二首提到,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,在經過沉重的試煉後,終於認識自己的軟弱,知道平安就是福。生命的目標,不是要如何勝過別人,高人一等,而是要幫助人,認識真理、遵行真理。如果你以前者為目標,你的生活永無寧日,彼此互相忌妒;如果以後者為目標,彼此都能活在平安幸福中。
        第十三首告訴我們,經過這些過程後,會成為神的居所,得到特別的恩典,也將神的恩典帶給眾人。第十四首提到,會有無數知己的朋友,相處融洽、不分你我,不知道甚麼叫做孤獨寂寞。第十五首提到,當我們還在世上,就須保持警醒,不可大意,要熱心為眾人代禱,將榮耀歸給神。
        這十五首詩乍看之下,似乎毫不相干,雜亂無章;細看之後,才發現它們前後有序,互相呼應,不是隨便湊在一起,而是有精密的安排。雖然短短的沒多少字,內容卻博大精深、包羅萬象,從救恩的開始到結束,面面俱到,幾乎所有重要的真理,都包含在裡面,只是沒多少人認識它們。至少2500年前,它們就已經完成了,可惜沒得到應有的重視,只是靜靜的躺在那裡,如果你能了解它們,把它們行出來,必能豐豐富富的進天堂
        花了一些時間把這些詩解釋清楚,相信有許多人很懷疑它的可信度,畢竟自古以來,無數的人找不到神,卻看你寫得煞有其事的樣子,讓人很難服氣。的確在他們的生命中,對真理的認識與體驗太有限,自然會有許多疑問。然而神是活的,不是死的,真理是真的,不是假的,只要好好的禱告,規矩的遵守誡命,很多你認為不可能的事,慢慢都會經歷到。

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

上行的詩(十四) 合而為一 (詩篇第133篇)



        人是群體的動物,只有在群體中才會得到滿足,才覺得活得有意義,孤獨的生活顯得單調、沒意思、快樂不起來,前者像彩色世界,後者像黑白世界。理論上,人應該和睦相處、互相幫助,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,可是事實並非如此,由於私心太重、好逸惡勞,好東西搶著要,爛攤子丟給別人,很自然的就你爭我奪,互相攻擊,仇恨越結越深,最後誓不兩立,同歸於盡。
        仔細看人類歷史,太平盛世少之又少,大都處於戰亂,就算太平時代,也有不少零星的戰爭,這跟神創造人的本意完全不合。人的私心越重,越不可能和睦相處;私心越少,越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,越能彼此包容。當人經歷許多試煉,將老我逐漸除掉,以愛神、愛人,來取代愛自己、愛世界,那時他就容易跟別人和睦相處。

「看哪,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,何等地美!」
        一、彼此相愛:和睦同居是很美好,但辦得到的卻不多,這不是單方面的事,而是彼此都要夠水準。刺蝟跟刺蝟,或刺蝟跟綿羊,都不能靠太近,否則至少有一方會受傷,只有綿羊跟綿羊,才能緊靠在一起。人間的友情,表面上很熱絡,有說有笑,裡面卻有許多隔閡。
        誠實守信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,很不幸的,世上誠實的人實在不多,大都是名利薰心、唯利是圖,因此人間的愛非常淺薄,每樣付出都有目的、有條件、要求回報。不只如此,人還很善變,禁不起威脅利誘,說變就變,因此人間的愛,脆弱靠不住,當你有困難把事情託付給人時,最後常發現被出賣了。賣友求榮、落井下石,表面笑嘻嘻,背後捅一刀,是常有的事。對本性不良的人,能有甚麼期望,你信靠他,錯的人是你。
        一個愛神愛人的基督徒,經過神嚴格的訓練後,有高尚的人格,誠實守信,不受威脅利誘,不出賣別人,不傲慢自大,不炫耀賣弄,而是白白付出,不求回報,他是為了神而愛別人,也只從神那裡得到回報。他的愛純潔高貴,接受的人沒甚麼壓力,只覺得很溫暖,覺得這才是人活的地方。

「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,流到鬍鬚,又流到他的衣襟」
        二、芳香四溢:純潔良善的愛,讓人得到滿足,滋潤人的生命,人活在其中,覺得這才是充實、有意義的生命,然而不是所有的人,都能活在其中,只有很少數,靈性已成熟的人,才辦得到,靈性越成熟,所得的幸福越大;越不成熟,幸福越小。在天堂不是所有的人都混在一起,而是按照靈性的成熟度、思想、性情的差異,細分成許多不同的團體,越類似的,離得越近,差異越大的,離越遠,不同的團體,各有不同的特色,福氣、職責、地位。
就像人體分成許多不同的器官,各自執行不同的功能,各個器官的細胞,各有不同的特色,看細胞的形狀,就知道它屬於哪個器官,在天上別人看到你,就知道你屬於哪個團體。所以為了你自己的幸福,今生就須好好的努力,當你離開世間時,你會被分配到哪個團體,就已經定下來,將來不會再改變了。
        團結就是力量,如果你看到一群人,非常團結合作,不分彼此,你會非常羨慕,只是世上很少看到這樣的團體,就算夫妻、家人,也往往有許多隔閡。有些是能共安樂,不能共患難,你有福氣,他來與你共享,你遇到患難,他就不見了。有些是能共患難,不能共安樂,貧困時一齊打拼,感情好得很;等到打下一片江山後,就彼此鬧得無法收拾。
        最先得到諾貝爾獎的中國人,是李政道與楊振寧,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,有相同的興趣與才華,只為了爭說,誰的貢獻比較大,最後鬧得不再往來,彼此都認為是很大的損失,卻誰也不願先低頭。這是人的虛榮心,喜歡求自己的榮耀,勝過別人,高人一等,因此我們才說,要勝過自我,比戰勝罪惡、世界、魔鬼還難,靠人自己辦不到,唯有靠神的幫助,才能辦到。

「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;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,就是永遠的生命。」
        三、青春永駐:台灣人很幸運,很少缺水,偶而限個水,就大喊大叫。有空看一下沙漠,或嚴重缺水地區的影片,你會發現水就是生命,沒有水,甚麼都談不上,有水,各種美好的東西,才會逐漸出現,台灣人實在是,人在福中不知福。同樣的,神就是人的生命,遠離神,人的生命就枯萎、凋零;尋找到神,生命就綻放出花朵,充滿活力。
        無數的人,過了中年以後,不斷的為失去的健康、美貌煩惱,用盡各種辦法去整容、保健,實際上效果有限,人無法抵擋生命巨輪的前進,只有被它壓扁而已。神是慈愛的,祂知道人的期望,為我們預備永遠的生命,不再有死亡,而是永遠的青春、美貌、健康,在天堂,人永遠保持在二、三十歲的容貌,不再衰老,就看你進得去,進不去。
        在世上,一時失去美貌、健康不用太在意,那是遲早的事,曾經失去過,才懂得珍惜,努力打完該打的仗,美好的生命在前頭等著你。

        四、結論:每個人都知道,要團結合作、和睦相處,然而常常是知道做不到,因為人的自私、貪心、忌妒、怨恨,讓人有許多的隔閡,人靠自己,無法戰勝這些不良本性,唯有全能的神,才能戰勝它們。你把它們除得越乾淨,越能與人合而為一、不分彼此,所得到的幸福也越大,只是這談何容易。天堂的幸福,不光只是外在美好的環境,物質上的享受,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滿足,與彼此間濃厚的愛;地獄剛好相反,彼此間有無數的仇恨與爭戰。
        以前我提到耶穌的國度,在第二跟第三層天,第一層天是給其他宗教,相信天地間有神,做人有良心,有道德觀念,按照他所信的宗教,所告訴他的原則去做,不做虧心事的人。許多其他宗教的人,非常不滿意,因為有些人是苦修苦行,閉關修練,受盡苦難,非常刻苦,憑甚麼說基督徒靈性會比別人好。
        神是公義的,一切都照事實判斷,如果他真的有那麼好的靈性,一樣可到更高的層次(賽六十六18- 21),只是人要戰勝這些不良罪性,哪有那麼容易。一顆寶石要自己雕塑出美麗的形狀,那是不可能,它需要專家幫他雕塑,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好好忍耐、不要亂動。同樣的,人靠自己,無法有真正的好品德,需要有神的幫助,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順從神的帶領,不要一直堅持己見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要離開門徒之前說:「使他們都合而為一。正如你父在我裡面,我在你裡面,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,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。(要與別人合而為一,這種事,人辦不到,只有神才能辦到。別人的痛苦,就像你的痛苦,別人的快樂就像你的快樂,你裡面有我,我裡面有你,對人來說,這是天方夜譚。信徒能坦誠相處,那就證明他們是神真正的選民,他們的牧者是從神那裡差來的。)
你所賜給我的榮耀,我已賜給他們,使他們合而為一,像我們合而為一。(信徒能彼此相愛,合而為一,在人面前是很榮耀的事,也能讓神得榮耀。)我在他們裡面,你在我裡面,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,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,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。(只有當神住在人裡面時,這種事才能達成,這是神創造人時,所期望的目標;唯有順服祂的人,才能達成這目標,享受真正的幸福。)」(約十七21- 23

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

上行的詩(十三) 神的居所 (詩篇第132篇)



        一般人只知道聖殿就是神的居所,卻不知道人心正是神的居所,難道神喜歡住在沒生命的石頭裡,卻不願住在有生命的人心嗎?固然神願意與人同住,但先決條件是人的心必須聖潔,一個污穢惡臭的地方,祂根本住不下去,寧可跟石頭一起住還比較好。
        理論上選民的集合體就是神的居所,但這個太籠統,有真選民、假選民,選民又分為許多等級,就像舊約的聖殿可細分為至聖所、聖所、內院、外院,還有許多附屬的建築物,嚴格來說至聖所、聖所,才是神真正的居所,其他的部位只是附屬於它們,也就是說大祭司、祭司才是神真正的居所,他們能代替神,執行君王的權柄,其他的由於不夠聖潔,不能執行這種任務。
        要成為祭司,基本上必須愛真理勝過一切,寧可死也不願做出違背真理的事,他的老我雖尚未完全死去,但已經過半了,到天堂後還會繼續進步。當信徒努力經歷屬靈的爭戰,他的老我逐漸被除掉,被聖靈取而代之,越來越聖潔,最後就有資格成為神的居所,因此逃避試煉的人,就是逃避一切神的恩典,那些以屬世的平安福氣為誇耀的,對真理一無所知。
        在聖所、至聖所中的器皿,如桌子、香壇、約櫃,都是用皂莢木作的,外面再包上金子,在聖經中,木象徵人性,金象徵神性,暗示著神的工人,經過許多試煉後,是神住在人裡面,他不是人,也不是神,而是神人合一。

「耶和華啊,求你記念大衛所受的一切苦難!」
        一、耶穌恩典:污穢軟弱的人能成為神的居所,這是極大的恩典,人不配得到,是靠耶穌的憐憫與幫助,才能得到這福氣。這邊用大衛來代表耶穌,因為大衛是君王,耶穌是所有選民的君王,大衛也是人,帶有許多人性的軟弱,需要耶穌的救贖。耶穌是聖靈感動處女懷孕生子,不帶原罪,在世間無辜受了許多苦難,贖清人的罪,讓神的恩典因此能臨到有心悔改的人。

「他怎樣向耶和華起誓,向雅各的大能者許願」
        二、信守承諾:耶穌是神與人之間的中保,就像夾心餅乾,在神面前,祂需為人所做的錯,向神負責,滿足神公義的要求;在人面前,祂須滿足人對神的期望,讓人多得神的恩典。如果人能遵守誡命,不犯罪作惡,祂的任務很容易就可達成;問題是事情剛好相反,人做了一大堆壞事,還自認為很好,不知悔改;受神懲罰,不知反省,只是不斷的怨天尤人。
        以前生活比較單純,生活圈比較狹窄,退休後生活圈稍微大一點,雖然跟別人比還是差很多,就發現到處都是騙子、無賴,想盡辦法挖你的錢,得手後就露出奸詐的微笑,揚長而去。教會外面是這樣,教會裡一些熱心作聖工的,也有不少是這樣,神沒來毀滅世界,倒很奇怪。報紙上常說,台灣人對觀光客多麼友善,我看大部分是假的,只是想騙錢而已。一些政客,一副真理鬥士的樣子,其實背後污穢不堪,作賊還喊捉賊;有些人利用專業知識作假見證,讓罪人逃離應受的懲罰。神啊!祢真能忍耐,可是遭殃的是我們。

「說:我必不進我的帳幕,也不上我的床榻」
        三、努力不懈:救贖是個浩大的工程,尤其是要救一群耳聾眼瞎,頭腦迷糊的人,就像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,百姓叛逆不聽話,不知感恩,對他的付出,樣樣當成理所當然;稍微吃點苦,事情不順利,立刻大發怨言,怪罪到他頭上。對一群愚昧無知、頑梗悖逆的選民,耶穌依然耐心的做祂該作的工,把成果交託給神。
「我勞碌是徒然;我盡力是虛無虛空。然而,我當得的理必在耶和華那裡;我的賞賜必在我神那裡。」(賽四十九4)耶穌傳道非常刻苦耐勞,居無定所,甚至無枕首之處,三餐不繼,半夜努力禱告,大概很少有傳道是這樣的,不少工人為真理吃點苦、受點虧,立刻大喊大叫,喊著要罷工。祂是一切工人的榜樣,我們要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,只要我們順從神的帶領,雖然一時似乎徒勞無功,但最後都能豐收;如果不順從神的帶領,一切自己做主,最後是白忙一場。我們付出多少,神都知道,不用在那裡斤斤計較,今天吃的虧越多,將來得的越豐富;今天好逸惡勞,將來兩手空空。

「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覺,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」
        四、時刻警醒:耶穌在曠野受魔鬼各種不同的試探,傳道時文士、法利賽人不懷好意的詢問,要抓把柄陷害祂,被抹黑說是靠鬼王的能力行神蹟。認真做聖工的人自己要注意,因為類似的情形也會臨到,教會裡有不少假信徒、假工人,自己要提高警覺,人是會變的,以前是真的,不表示現在還是真的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進天堂的門檻是成為聖潔,不光只是受洗、得聖靈;真理重要的是內在的精神,不可過度拘泥於表面的字句。「字句是叫人死,精意是叫人活。」(林後6
        在無數的試探、誘惑、打擊之下,能有始有終的保守聖潔,完成神所託付的工人,只佔全體工人的極少數,許多人是虎頭蛇尾、半途而廢,原因常是失去警醒,被一時的成功沖昏了頭。

「直等我為耶和華尋得所在,為雅各的大能者尋得居所。」
        五、尋找居所:人喜歡跟與自己類似的人相處,神也一樣,可惜祂找不到同伴,沒有任何生物,像祂那麼偉大、完美,神創造宇宙萬物,就是希望能造出跟祂類似的生物,來共享美好的生命。神可以創造動植物,但它們笨笨的,跟神的溝通有限。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,他們跟神比較像,有良心與自由意志,動物沒良心,分不出是非對錯,對牠有利就是對,對牠不利就是錯,牠是照本能在生存。
人有良心可知道是非對錯,一件事雖然對自己有利,但會侵犯傷害到別人,那就不能做;一件事雖然對自己不利,但為了公理正義,為了團體的利益,他無法不做。他有做與不做的自由,但需為自己的選擇負責,善惡各有應得的回報。可惜許多人濫用自由,好事不做,專做壞事,詭詐狡猾、弄得全身髒兮兮,跟神半點也不像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來到世間,是要幫人恢復神的形象,他們需經歷許多試煉,將污穢除乾淨,成為公義正直的人,這樣才能進入第二層天。光是這樣還不夠,神就是愛,祂希望人能效法耶穌,為了救人而奉獻自己,可是這談何容易,很少人能有這種愛心,但也唯有這種人,才能蒙神的喜愛,因為他們跟祂很像,祂要永遠與他們同在,他們是祂的居所,祂把他們當成朋友,不再當作僕人。
        人為朋友捨命,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。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,就是我的朋友了。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,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。我乃稱你們為朋友;」(約十五13- 15所以耶穌來世間,幫人成為聖潔固然是祂的目的,但祂更想做的是,訓練人能像祂一樣,又公義又慈愛。

「我們聽說約櫃在以法他,我們在基列耶琳就尋見了。」
        六、意外遇到:大衛一直想做,卻無法做的事是,為神蓋聖殿好收容約櫃,自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後,約櫃一直住在簡陋的會幕裡。但神不允許,神說他經歷過太多爭戰,流了多人的血,不適合做這種事,因為神的殿是聖潔、祥和的地方,所以神讓他兒子所羅門來蓋聖殿,所羅門這個字有和平(peace)的意思,他一生沒經歷甚麼戰爭。(歷上廿二5- 10
        在猶太人心目中,約櫃是神聖不可侵犯,連大祭司都只能一年一次,帶著血才能進入至聖所(靠耶穌寶血的庇護)(來九7),一般人無意中碰一下都得死(撒下六6, 7),甚至擅自觀看也得死(撒上六19, 20)。
雖然它是那麼神聖,但有一段時間卻被外邦人給擄走,那是當時祭司藐視神,亂搞男女關係,選民也遠離神,與非利士人打仗打輸,以為只要約櫃到場坐鎮,必然能贏,結果不但沒贏,連約櫃都被擄走。(撒上二13- 17, 22, 3- 11)所以不要以為神同在就一定贏,如果犯罪作惡的話,神不可能與你同在,而是一定輸,不能注重外表,要注重內在。同樣的,如果過度強調蒙神揀選,卻沒應有的好行為,一樣會被神捨棄,歷史上這樣的事,反覆在上演。
        約櫃被擄到非利士地後,被放到他們的偶像廟,結果偶像撲倒在約櫃前,連頭跟手都斷掉,約櫃所到的城市,那裡的人都生痔瘡,田裡老鼠破壞農作物,前後到過五個城市,每個都一樣,不得已他們只好將約櫃送回以色列的伯示麥,那裡的人擅自觀看約櫃,神又擊殺了很多人,每個人都怕到。最後他們把它放到基列耶琳的山上,在那裡待了數十年,大衛時才再從那裡運到耶路撒冷(撒下六1- 12)。
        「我們聽說約櫃在以法他,我們在基列耶琳就尋見了。」以法他就是伯利恆 (彌五2)在基列耶琳以東21公里,它是耶穌誕生的地方,然而耶穌卻是在加利利境內拿撒勒長大的(太二13- 23),加利利的意思是周圍地方,拿撒勒是叢林的意思,基列耶琳是森林之城的意思,兩三千年前人口沒現在多,森林或叢林就代表邊遠荒涼,人煙稀少的地方。
        這句話的意思是,正常情況下,我們要尋找神,是到聖殿或教會來尋找,但當特殊情況下,例如教會非常墮落,或政治迫害時,那時教會被惡勢力佔領,神不在教會,反而是到偏遠的地方,與虔誠的小人物同住。耶穌的時代與此類似,雖然祂有神的智慧、能力與美德,但出生在貧寒的家庭,沒顯赫的身世權力,因此大祭司與長老們,厭棄這樣的平凡人,作他們的領袖,用盡各種方法迫害祂。
        另外這句話也有另一層意思,就是當人認真的尋找神,神不會像他所想的那麼難找,往往在半路上,就讓他遇到了。

「我們要進他的居所,在他腳凳前下拜。」
        七、謙卑晉見:人要蒙神的恩典,須有屬靈的眼光,不看外表,而注重真實的內在,否則常因此失去神恩,因神所揀選的常沒美好的外表。「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,像根出於乾地。他無佳形美容;我們看見他的時候,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。他被藐視,被人厭棄;多受痛苦,常經憂患。他被藐視,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;我們也不尊重他。」(賽五十三2, 3
        大祭司與長老自認為對真理很懂,看不起沒受教育的耶穌,不屑聽祂的言論,因此失去學習的機會,耶穌的智慧並非從人學來的,而是直接從神那裡領受的(約五19, 20, 37)。神的恩典是給謙卑的人,自認為很懂、很了不起的,常得不到神的恩典。事實上在神面前,人是無比的渺小,對這浩瀚的宇宙,我們的認識非常有限,不要說宇宙,連我們自己身體的運作,很多地方我們是一竅不通,人實在高估了自己。

「耶和華啊,求你興起,和你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!」
        八、進入安息:當一個信徒忍耐的經歷前面十二首詩的路程,沒發怨言、沒半途而廢,慢慢的他就達到神能接受的程度,神願與他同住,他能成為神的居所。這是雙方面的,一方面是神更深的進到他裡面,聖靈更充滿,帶來神的智慧、美德、能力;另一方面他也更深入神裡面,蒙受更多的恩典、安息與保守。
        看過許多信徒認真奔跑天路,經歷許多爭戰,明明知道該相信神、交託給神,無奈事情臨到時,總是嚇呆了,雖然想相信、想交託,偏偏知道卻做不到。不要覺得好笑,因為同樣的事,你會遇到許多次,理論是一回事,實際是一回事。雖然知道要看著耶穌,不要看風浪,否則會沉下去,偏偏眼睛不由自主的一直偷瞄,想不沉下去也難。
        主要是你的靈性還比較軟弱,還沒進入安息,對神信心不夠,自己很有意見,無法交託給神處理。當你進入安息時,就不再有這麼多的煩惱,禱告到淚流滿面,有氣無力;而是像嬰孩,在他母親懷裡,安心的睡覺。

「願你的祭司披上公義!願你的聖民歡呼!」
        九、披上公義:公平公義是掌權者最基本的條件,不平則鳴,如果不能公平的處理事情,而是用各種不法手段,打壓異己、欺壓弱者,最後都會被推翻,公義的神無法容忍不公平的事存在。無奈人是軟弱的,卑微時不斷的抗爭要求公平;真的讓他掌權時,很快的就學會如何貪污舞弊,最後變得比當初他用盡全力,所推翻的壞蛋更壞,歷世歷代大部分的當權者都是這樣。有句俗話說,未做官兒說千般,做了官兒是一般。
在天堂神不容許這種事再發生,神所重用的人,必須經過嚴格考驗,歷經千百次各式各樣的試煉,不管是貧窮、飢餓、物質的嚴重缺乏;錢財、權力、色情的誘惑;或各種威脅恐嚇,都必須證明他是個有原則,公義正直,愛真理勝過一切的人。這樣神才放心把事情交給他處理,知道他靠得住,能公正的處理事情,讓所管理的人,都活在公平公義中。不像世上的大人物,有權有勢後,幾乎都弄得全身髒兮兮,面目全非。

「求你因你僕人大衛的緣故,不要厭棄你的受膏者!」
        十、不再厭棄:這裡的大衛依然指著耶穌,看舊約歷史,好的領導者、合神心意的人實在很少,畢竟我們都帶著人性的軟弱,都從亞當遺傳了無法擺脫的罪行。然而因著耶穌的救贖,為我們安排試煉,幫我們去舊換新,換上美好的新生命,因此要守住真理,就不再那麼困難,不再輕易惹神震怒,祂也樂意與我們同住。
「我離棄你不過片時,卻要施大恩將你收回。我的怒氣漲溢,頃刻之間向你掩面,卻要以永遠的慈愛憐恤你。這是耶和華─你的救贖主說的。這事在我好像挪亞的洪水。我怎樣起誓不再使挪亞的洪水漫過遍地,我也照樣起誓不再向你發怒,也不斥責你。大山可以挪開,小山可以遷移;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;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。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。」(賽五十四7- 10

「耶和華向大衛、憑誠實起了誓,必不反覆,說: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寶座上。」
        十一、永遠掌權:民主時代的總統其實很可憐,為了當選到處拜託拉票,好不容易選上,卻也欠了一堆人情,許多事無法為所當為。很多時候被選民、民意代表罵好玩的,要想盡辦法討好一群無知、貪婪的選民,他們手裡握有你的選票。反對黨到處扯你後腿,為了得到選票,不惜造謠抹黑,作出一堆無恥的事,媒體不斷的作民調,告訴你只剩百分之幾的選民認同你,而且很快的,下次的選舉又到了,在這種情況下,哪有時間精神,專心做點對群體有貢獻的事。
        民主制度表面上很合理,其實是很多股勢力,在那裡互相拉扯牽制,一群善於收買人心、撒謊、一口兩舌,沒原則的人在那裡當政,最後亂成一團,大家都遭殃。
        神的國度不是這樣,掌權者經過神的精心訓練,神賦與他極大的權柄,可決定許多事,他的子民如果隨便亂來的話,會受到嚴厲的懲罰,那裡一切都是有條有理,長幼有序。然而它不像獨裁國家,掌權者任意妄為、無法無天、踐踏百姓。那裡是公義與慈愛的國度,是大的服事小的,小的尊重大的,大家生活在幸福快樂中。
        你雖然被撇棄被厭惡,甚至無人經過,我卻使你變為永遠的榮華,成為累代的喜樂。…你便知道我─耶和華是你的救主,是你的救贖主,雅各的大能者。我要拿金子代替銅,拿銀子代替鐵,拿銅代替木頭,拿鐵代替石頭;並要以和平為你的官長,以公義為你的監督。…耶和華卻要作你永遠的光,你神要為你的榮耀。你的日頭不再下落;你的月亮也不退縮;因為耶和華必作你永遠的光。你悲哀的日子也完畢了。你的居民都成為義人,永遠得地為業;是我種的栽子,我手的工作,使我得榮耀。至小的族要加增千倍;微弱的國必成為強盛。我─耶和華要按定期速成這事。」(賽六十15- 22

「你的眾子若守我的約和我所教訓他們的法度,他們的子孫必永遠坐在你的寶座上。」
        十二、謹守誡命:雖然神應許極大的福氣,理論上應該能得到,但須注意,人不是機器人,人有自由選擇權,如果規矩的遵守誡命,是能永遠蒙福,如果自以為很穩,任意妄為,那註定要失去神所應許的福氣。過去的猶太人是這樣,將來我們到天上去,這原則依然成立,所以不能粗心大意,以為一切沒問題,而是要時刻警醒,免得從恩典中墮落了。

「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錫安,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」
        十三、永遠同在:人是神所造,是神照著祂的形像造的(創一26),因此神跟人的關係,就像父母跟兒女的關係,父母會愛兒女,兒女會愛父母,這是很自然的事。很不幸的自從亞當犯罪後,人與神的這層關係就消失了,人只知道自己肉身的父母,卻不知道屬靈的父母,很無奈的在世間流浪,過悲慘的命運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來到世間,為人付出,人付不起的代價,讓人有機會恢復神兒女的身分,但祂尊重人的意願,你希望祂幫忙,祂才幫忙,你不願意,祂就不勉強。
        當人越聖潔,越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嬰孩,人見人愛;當人越污穢,越像一個怪模怪樣,又髒又臭的人,每個人看了都趕快躲開。神願意與人同在,但人需要成為聖潔,常有的事就是人自認為不錯,但在神面前是一團糟。「你雖用鹼、多用肥皂洗濯,你罪孽的痕跡仍然在我面前顯出。這是主耶和華說的。你怎能說:我沒有玷污、沒有隨從眾巴力?你看你谷中的路,就知道你所行的如何。你是快行的獨峯駝,狂奔亂走。你還說:我無辜;耶和華的怒氣必定向我消了。看哪,我必審問你;因你自說:我沒有犯罪。」(耶二22, 23, 35
當人經歷許多試煉,雖然很苦,但越來越聖潔,越天真無邪,越蒙神悅納。聖潔有許多不同的等級,一個人能愛真理勝過一切,寧死不屈,才符合神的要求,否則只是勉強接受。

「說: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;我要住在這裡,因為是我所願意的。」
        十四、樂意同住:外表看來神很威風,擁有一切,統管一切,人人都須對祂畢恭畢敬,其實神不像人所想的那麼快樂,因為祂沒有朋友。人都需要有朋友,可以互相溝通,交換意見,互相關懷,祂太偉大了,找不到同伴,所以人如果對神能有些許的認識,祂就很滿意了,可惜連這一點期望,都得不到。
        人都希望跟自己類似的人在一起,不光是外表身分的類似,主要是內在感情理智的相似,有共同的理想目標,行事為人的原則,否則一個慷慨,一個小氣,一個樂意助人,一個自私自利,兩個根本沒甚麼話好談,更談不上互相關心了,而且遲早會鬧成一團,最後分道揚鑣。
        當我們經歷人間各種的酸甜苦辣,如果能持續與神密切往來,慢慢的我們的思想、性情就跟祂越來越像,逐漸擁有祂所擁有的公義、慈愛、信實、良善、謙卑、溫和、節制、剛強、勇敢,逐漸能體會祂的心意,能與祂溝通,當然祂就樂意與我們同住,才不至於孤獨、寂寞。

「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,使其中的窮人飽足。」
        十五、豐盛靈糧:耶穌說:我就是生命的糧。到我這裡來的,必定不餓;信我的,永遠不渴。」(約六35)耶穌是生命的糧,賜人生命,世人有物質的生命,卻沒屬靈的生命,活著沒目標,沒希望,沒喜樂,只是過一天,算一天,跟機器人或其他動物,其實是差不多。耶穌教我們真理,讓我們有理想,有盼望,往美好的未來前進。
        不只耶穌是生命的糧,他也希望他的工人能效法他,成為別人生命的糧,讓別人活得更豐盛。耶穌用五個餅兩條魚餵飽五千人(太十四17- 19),一般人只把它當成故事,其實耶穌行這件神蹟,有它更深的涵義。他可以直接變餅,但他沒這樣做,而是徵詢,有誰帶餅,是否願意奉獻出來給大家享用。結果有一個小孩子奉獻了,那麼多人,想必有人帶了更好吃的東西,但他們捨不得奉獻,怕奉獻出去,自己就沒得吃了。
        只有那麼一點點怎麼夠吃,但經過耶穌的祝福,它讓許多人吃飽了,還剩下十二籃的零碎。耶穌變餅,並不是說變就變,而是拿起一個餅,把它撕開,結果失去的那一半,又自動恢復原狀,他不斷的撕,不斷的變出餅來。神的工人就像這些餅,雖然他們數目有限,但經過神的祝福,可讓許多人得到飽足,前提是需要有人願意奉獻,如果沒人奉獻,就看不見這神蹟。
        奉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,他就像那個餅一樣,被撕開了,不再是個完整的餅。真正神的工人,他的生命是破碎的,他將神的恩典帶給了別人,自己卻活在苦難中,在世上沒甚麼快樂可言,只有無盡的苦澀,別人是享受,他是忍受,他的希望都在天上,在世上像個死去的人,「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,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」(加二20)。目前許多做聖工的人,都追求在世上能有幸福美滿的人生,如果真的這樣的話,他們無法將神的恩典帶給別人。
        摩西所建的會幕,聖所裡有桌子,金燈台還有香壇,桌子上有陳設餅,聖所裡的器皿象徵祭司,也是與主同掌王權的神的工人。這三樣器皿暗示著,神的工人主要的任務,就是成為信徒生命的糧,讓他們得到生命;發光照亮、帶領他們;為他們代禱,幫他們打贏屬靈的爭戰。(可參考我在出埃及記25- 30章的解釋)
        當工人一路走來,打贏這許多的爭戰,他就名符其實的成為別人生命的糧,將豐盛的生命帶給別人,那些沒被撕開的餅,無法將生命帶給別人。一般人都只想吃餅,卻不願當餅被人吃,那些不願奉獻自己的,就像羅得,雖然一時得到,但在永遠的福分上,所得卻很有限;那些願意奉獻自己的,就像亞伯拉罕,雖然在世間沒得到甚麼,但那一大片土地,卻永遠是他的。將來沒人能說神不公平,因為祂將選擇權賜給人,能得多少,完全在於你今生的選擇。

「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,聖民大聲歡呼!」
        十六、披上救恩:作聖工需帶著神所賜的權柄,才能幫人解決問題,否則一堆空頭理論,對人沒幫助,因此神才叫摩西手裡要拿著杖,好行神蹟(出四17),杖象徵權柄,牧羊人沒帶拐杖,根本做不了事,被毒蛇、豺狼咬得落荒而逃,羊群丟光光。作聖工如果帶著神所賜的權柄,解決用人的方法,處理不來的問題,那時不管選民或慕道者,都會大聲歡呼。
要帶領人來信耶穌,神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,現在跟四、五十年前相比,神蹟少很多,也不太明顯。原因很多,信徒貪愛世界,沾染污穢,疏懶禱告是重要原因;做聖工的人逃避十架,也是重要因素。耶穌要救人,必須為人擔當苦難,為所犯的罪付出代價,否則神的恩典無法臨到人,我們要與耶穌一起做救人的工作,也要面對同樣的問題。
        為慕道者或病患禱告,可是神的恩典卻沒臨到,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此,不是神沒能力,是神的工人沒付出,該付出的代價。啟示錄記載「我看見羔羊揭開七印中第一印的時候,就聽見四活物中的一個活物,聲音如雷,說:你來!我就觀看,見有一匹白馬;騎在馬上的,拿著弓,並有冠冕賜給他。他便出來,勝了又要勝。」(啟六1, 2
騎在馬上的是神的工人,白色暗示他們是聖潔的,冠冕象徵有榮耀,他們為真理而戰,所以會勝了又要勝,一般人不了解的是,為什麼只拿著弓,卻沒有箭,那要如何打仗。工人只是弓,是神的器皿,箭在神手中,有弓沒箭,或有箭沒弓,結果都做不了事,因此做聖工需要神人同工。工人需要背十架,然後神的能力才會顯出來;當工人不背十架,那就看不見神的作為。
工人為病患禱告,病情能否改進,決定權在神,不在人,人只是盡當盡的義務。我們不明白別人的隱情,與事情真相,神卻完全了解,所以決定權不能交給人,而是神來處理,否則會被虛偽詭詐的人隨意耍弄。因此我們幫人代禱,不是要他痊癒,或照我們的意思,而是讓神照祂的旨意去做,讓人痊癒,未必對人有好處,事情很複雜,一言難盡。
        行神蹟奇事、醫病趕鬼的能力,許多作聖工的人都希望能擁有,有它們的話,要傳福音就方便多了,也很受一般人的尊重,但要小心,擁有它們並不表示,你特別聖潔,特別蒙神悅納,有時只是為了工作上的需要,暫時賜給你的。別人禱告不會好,你禱告卻會好,不要因此而自高自大,那是很危險的事,我們只是做該做的事,會不會好,讓神決定,神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。

「我要叫大衛的角在那裡發生;我為我的受膏者預備明燈。」
        十七、光照四方:世人都活在黑暗中,到處碰撞,掉進坑洞,隨時發生危險,生命沒意義,沒目標。耶穌是世上的光,凡跟從祂的人,就不再活在黑暗中(約九5),他們也要成為世上的光,來照亮別人(太五14)。然而每個人的亮度不一樣,有的很燦爛,有的普通,有的黯淡無光,就看他們燃燒自己到甚麼程度,那跟他們將來所得的獎賞,有密切關係。
        一個人如果能順從聖靈的帶領,這十三首詩好好的唱,他會帶有神的形像,公義正直,慈愛善良,柔和謙卑;拿著神所賜的權柄,把許多人從黑暗痛苦中拯救出來,解決紛爭衝突,讓人活在和平的世界;有屬靈的智慧,知道是非對錯,輕重大小,讓人明白真理,遵行真理,回到神的懷抱,永遠活在幸福中。

「我要使他的仇敵披上羞恥;但他的冠冕要在頭上發光。」
        十八、公平結局:然而這裡不是天堂,是世界,是魔鬼的地盤,雖然我們在神密切保護中,然而在物質及屬靈層面,卻需面對敵人猛烈的攻擊。魔鬼藉著人,用各種方式打擊我們,雖然一時看來,他們很威風,我們很落魄,就像耶穌在世間所經歷的。但最後都有神公平的審判,只要是作惡的,不管是人、是鬼,都有該受的懲罰,越兇惡狡猾的,須付的代價越重。
        我看見彷彿有玻璃海,其中有火攙雜。又看見那些勝了獸和獸的像並他名字數目的人,都站在玻璃海上,拿著神的琴」(啟十五2玻璃海是清澈透明的,用來象徵第二層天,成為聖潔的選民,有火攙雜表示他們經過許多熬煉,戰勝罪惡及邪惡的國度。
        唱神僕人摩西的歌,和羔羊的歌,說:主神全能者啊,你的作為大哉!奇哉!萬世之王啊,你的道途義哉!誠哉!」(啟十五3)這裡包括神一切的選民,不管舊約、新約,只要是遵守誡命,順從聖靈帶領的,神都用偉大奇妙的作為,洗淨他們的污穢,使他們成為聖潔,能進神的國,神一切作為都是公義、誠實守信的。
        主啊,誰敢不敬畏你,不將榮耀歸與你的名呢?因為獨有你是聖的。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,因你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。」(啟十五4)神創造一切,運作一切,人只是受造物,帶有許多缺欠,神公平的對待每個人,將來會進天堂或下地獄,完全看他自己的選擇,是否願意順從神的帶領,還是自我中心,任意妄為。

十九、結論:這首詩比較長,比較複雜難懂,表面上看,它是大衛要將約櫃,由基列耶琳運到大衛城時所寫的,但它有更深一層的涵意,描述神在尋找有心服事祂的人,讓他成為神的居所,得到極大的恩典與榮耀,沒用這種方式,許多地方很難將它說得清楚。首先,這不是靠人的努力,而是出於耶穌的恩典,祂忍耐的付出,讓渺小卑微的人,能成為神的居所。神常與祂所揀選,外表卑微的人同在,人如果有謙卑的心尋找,往往在半路,預想不到的地方,就找到了。
當他經歷許多試煉,已經相當聖潔,夠資格成為神的居所,神就住在他裡面,他也安息在神的眷顧中,神樂意永遠與他同住,不再厭棄他。他有神的美德,公義、慈愛;將靈糧與屬靈生命,賜給渴慕的人;帶著神的能力,解救苦難中的人;將真理的光,照亮罪惡黑暗中的人;將與耶穌,永遠同掌王權。
生命是一種共享,不論幸福或患難,我們都希望有人能與我們一起去面對,一個人獨自面對,不管苦與樂,都顯得孤獨、沒意思。今生是神給我們,與祂共享生命的唯一機會,錯過今生,將來就不再有機會。為了救人,祂成為卑微的人來到世界,就是耶穌,在經歷許多苦難後,回到天上,回到祂原來的位置。如果我們跟隨祂的腳蹤,祂會把我們當成朋友,否則只是僕人(約十五15),懂得把握機會的人,實在少之又少,一般人都是逃避苦難,自認為很聰明,其實是吃大虧。
如果我們能與祂同擔苦難,祂會把所擁有一切美好的東西,與我們共享。許多人不斷的向神求屬靈的恩賜,能醫病趕鬼,明白屬靈奧秘,講道有力量…,求了老半天,總是得不到,最常見的原因是,沒與耶穌同背十架或沾染污穢。看許多人整天就是吃喝玩樂,交際應酬,這樣的人能做甚麼聖工,那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    人是神的居所,神也是人的居所,神願意與人同住,先決條件是人必須成為聖潔,一個自私自利,自高自大,不公不義,虛偽詭詐的人,神不可能與他同住,要更深入神裡面,就必須更加聖潔。要更聖潔,就必須把自我除得越乾淨,要把自我除掉,與神同在是一個方法,就像神對摩西說的,「人見我的面,不能存活」(出三十三20),在神的同在下,人的老我會逐漸死去。
        當然禱告是與神同在,但人不可能長時間一直禱告,有時環境也不允許,那時你可以思想神,你思想祂,祂就與你同在,你可以時刻與祂同在,不受外界的干擾。人不是向內,就是向外,不可能同時,又向內又向外,向內就是到神面前,向外就是從事各種外在的活動。今天大部分的信徒,偏向外在的活動,很少向內,所以靈性長進有限。
        你們要常在我裡面,我也常在你們裡面。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,自己就不能結果子;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,也是這樣。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子。常在我裡面的,我也常在他裡面,這人就多結果子;因為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做什麼。」(約十五4, 5)時常親近神,思想神的話語,遵守神的命令,這樣就是在神裡面,自然 會多結果子,否則結不出甚麼果子。